创建华人华侨新型智库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创建华人华侨新型智库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Friday, Dec 29, 2017 0 comment(s)

作者: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 梁海明,丝路智谷研究院高级顾问、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原副校长 冯达旋

中国是世界第二智库大国,仅次于美国,根据《全球智库报告2016》,2016年中国拥有智库数量达到435家。中国智库总量虽然不少,但是有特色的新型智库却并不多,当前尤其紧缺的,是面向海外,可以服务于海外华人华侨,将一带一路研究与经济、金融等领域相结合的新型智库。


究其原因,一方面或是因为华人华侨领域并非显学,相对冷门,愿意研究的学者不多,相关研究投入的经费也相对较少。另一方面,这方面学者大多倾向于从文化、历史或者国际关系等角度,而非经济、金融角度来研究华人华侨,已经形成一种研究惯性。再者,海外华人华侨虽然受到重视,但受重视的程度还不够。几十年过去,我们往往忽略了华人华侨在异乡他国的地位、实力已发生巨大的改变,更忽视了华人华侨的第二代、第三代们对中国的感情、观感也出现了新变化。

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深化,这种现况亟需改善。今天海外约有七千万海外华人华侨,仅以人口数量计算就堪比一个大国的人口数量,在全球近230个国家中,与排在第20位的泰国(六千八百万人口)相若,比英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的人口还多。许多华人华侨,尤其是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已成为所在国的中流砥柱,甚至晋升到社会精英阶层,他们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很容易影响该国各界对一带一路的态度。

据统计显示,在大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华人华侨都占据该国经济的金字塔上层,如马来西亚年富豪榜的前10大富豪中,8名是华人,不少中国企业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首选的合作伙伴是该国经济实力雄厚、人脉资源丰富的华人华侨。在这种新情况下,只有更好地借力海外华人华侨,才更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

因此,创建以研究一带一路、经济、金融三个领域相结合为主,服务于海外华人华侨的新型智库,正当其时。我们认为,该新型智库若能在以下几个领域发力,不仅可服务海外华人华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也能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开启多赢局面。

其一,可将新型智库打造成为华人华侨了解中国经济最新发展趋势的权威平台。

随着中国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西方舆论和国际炒家为了政治目的,以及出于追逐利润考虑,经常周期性地唱淡或者捧杀中国经济。

例如,中国未来多年GDP6%7%的增速可能会成为新常态,对于这种从高速发展到中高速发展的改变,西方舆论和国际炒家对中国的经济大唱淡风,这不但令各国民众尤其是时刻关注祖国发展的华人华侨们,对中国经济前景产生忧虑,同时也担心随中国经济增速下调,外汇储备减少,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将会减慢。

又例如,由西方国家尤其是由美国控制的世界银行,时常会通过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G2中美国这样似是而非的指标和概念,表面上是鼓吹美国主动让贤,将中国捧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或者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世界强国,但实际上却是有意捧杀,希望将中国高高捧起后,令中国承担起更多不符合我国实际的国际责任,从而削弱中国崛起的能量。

西方舆论对中国经济的时而唱淡,时而捧杀,尤其令海外华人华侨不容易了解到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打造面向这一群体的新型智库,能够成为华人华侨了解中国经济最新发展趋势的权威平台,可以用华人易于理解的方式,拿出专业、有理有据,深具说服力的说明,来让华人华侨懂得、适应这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的新常态,全面掌握中国经济变化,对中国的发展保持信心,令华人华侨清楚,未来随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动力的转换,以及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必将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多的增长动力。

只有成功令华人华侨了解中国经济的最新发展趋势,才有可能成功令华人华侨推动所在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信中国的真实实力,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和中国展开合作。

其二,可将新型智库打造成为海外华商引进来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相互对接、合作的智力支持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可以有效应对未来国际资金的投资趋势发生的改变。

过去在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下,南亚、东南亚国家近年来开始成为了国际资本市场新宠,有西方舆论分析人士甚至预测上述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甚至超越中国的增速。受益于经济改革、油价下滑和年轻劳动力的红利,不少南亚、东南亚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确实让外界充满期待,慢慢的成为了除中国外的另一投资热土。

有国际学界观点认为,南亚、东南亚国家经济随中国之后崛起,国际资金先后在两个时期进入中国,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投资,既不会分薄了国际资金投资两个区域的量与质,也不会削弱市场的集中力,在中国是时候要撤离的企业,可以选择去上述国家,南亚、东南亚国家将取代中国成为另一世界工厂,中国则逐渐成为世界市场,这无论是对中国、对南亚、东南亚甚至是对全球都是好事。

在中国成为世界市场的新趋势下,新型智库可打造成为把海外华商引进来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相互对接、合作的智力支持平台。在把更多侨商引进来方面,新型智库既可协助侨商了解中国各地对外来投资领域、产品的新需求、新政策,又可协助转变侨商过去对投资中国的经验和模式。

在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新型智库更可积极推动侨商和中国企业对接,在相互对接、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创立一个类似阿里巴巴的信息交流系统,让侨商、中国企业把各自的投资需求和项目在交流系统上发布,双方按需寻找合适的项目进行合作。

通过这个平台,一方面,新型智库可协助完善征信系统、认证系统,并可发布中国及沿线国家的投资指数,这些系统、指数不仅可服务侨商和中国企业,未来也可服务所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另一方面,新型智库可通过平台的大数据和各类信息,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需求,精准捕捉沿线国家发展趋势,为中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作参考。

其三,可将新型智库打造成为华人华侨第二代、第三代获取知识、获得发展的平台。

当前中国各类教育机构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提供的教育,大多缺乏针对性。中国教育机构由于课程的设计,教育资源本身的限制等问题,来华留学的沿线国家学生,包括华人华侨第二代、第三代的普遍就读学科集中在对外汉语、中医、历史等老三样学科,较少就读经济、管理、金融、文创产业、创新科技、生物、环保等代表中国发展潮流,国际最新技术发展趋势的学科。

一带一路建设,显然并不仅仅需要中国各类教育机构培养懂汉语、历史、文学等的沿线国家人才。当前的情况不但难以有效吸引华人华侨第二代、第三代来中国求学,也难以提升他们服务一带一路的各专业能力,难以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所需要的全面人才。

新型智库可和中国教育机构合作,培养沿线国家学生尤其是华人华侨第二代、第三代成为兼具中国和国际视野,拥有金融、法律、会计、贸易等专业素养的通才,只有这种既懂中国发展模式,又了解国际商业规则的人才,才有希望成为政治人才和商界领袖。这既可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同时也为沿线国家培养了自己的政、商界明日领袖。

与此同时,新型智库应当积极吸收海外华人华侨、来华留学的华人学生,乃至来华就读的沿线国家学生以各类的方式参与智库研究及其他工作,成为新型智库的一员,充分接触、整合海内外各种研究、投资信息和人脉资源。如果未来众多沿线国家的官员、商业领袖均由中国培养,或曾经是中国新型智库的成员之一,这对提升中国形象、影响力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实属一举多得。

各界已有共识,当今的国际竞争,已并非仅依靠经济、军事和科技这类硬实力的竞争,思想、知识、文化和智库等软实力的竞争愈加重要,产生思想、知识和深具特色的新型智库,已逐渐成为各国软实力竞争的重点。因此,打造作为华人华侨了解中国经济最新发展趋势的权威平台,把海外华商引进来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相互对接、合作的智力支持平台,作为华人华侨第二代、第三代的知识、发展平台,结合一带一路、经济、金融三个领域研究的新型智库正逢其时,值得各界重视和思考。

Leave Your Comment